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目前,吉林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了330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吉林西部,这里的不少土壤因为盐分重、碱化度高,粮食产量低。
聚焦黑土层变薄、土壤变硬等问题,吉林还组织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协同攻关,加快先进配套农机的研发推广,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近年来,当地加快实施盐碱地土地整治项目,选育推广耐盐碱特色良种,目前,已改良盐碱地近210万亩。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吉林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助力粮食稳产增产近年来,当地加快实施盐碱地土地整治项目,选育推广耐盐碱特色良种,目前,已改良盐碱地近210万亩。这两天,吉林梨树县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通过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土壤肥力、粮食产量显著提升。
提高现有耕地产量的同时,吉林还积极挖掘新增耕地潜力。今年,吉林粮食产量的目标是继续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力争到2035年粮食总量达到1000亿斤。今年1至6月,东兴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约8.7亿元人民币。
蓬勃发展的电商产业推动了跨境贸易服务体系、跨境电商平台等电商基础设施的完善。随着口岸贸易持续升温,东兴市持续加强新业态电商培育,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宽产品销路。防城港市官方介绍,今年以来,该市发挥东兴陆运通道便捷优势,加快建设跨境电商公共清关中心和货物集拼中心,推进跨境电商进口药品零售试点,引进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在东兴设立面向东南亚的陆运通道前置仓,鼓励本地传统外边贸企业触网上线。何世武说,他期望与更多东盟商家共享跨境电商的机遇。
从事两年直播带货的主播芳芳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南手工藤编因做工细腻精美、材质环保等特点,深受海内外市场青睐近年来,徐州班列充分发挥全省统筹、省市协调作用,积极推动创新发展,今年以来先后开行铝锭、铜锭、塑料颗粒等新货品回程班列,大力推动省内接续、冷链等特色班列。
发运前,在江苏省班列公司统筹协调下,徐州市班列公司、江苏班列供应链公司第一时间组建专业团队,在徐州海关、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徐州货运中心、中铁特货上海公司等单位支持帮助下,组织制定专项运输方案,从汽车入场、单证制作、通关放行、装车验收等环节全程跟踪,以高效优质为宗旨,充分满足贸易客户定制化服务需求,确保班列顺利开行。此次JSQ型中欧班列的首发,进一步扩大了徐州班列的服务范围,拓展了徐州及淮海经济区贸易商品车出口的新通道,为徐州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相较于传统的集装箱运输,JSQ车厢简化了装载方案,提升了运输安全性与便利性,具有单批运量大、装卸效率高、运输成本低、运输稳定性和安全性强的特点。这是徐州班列首次开行JSQ型中欧班列,也是徐州班列拓展运输模式、开辟贸易商品车运输新赛道的全新探索。
此趟JSQ型中欧班列满载国产吉利星越汽车,总货值4654.5万元人民币,是贸易商品车通过江苏省JSQ型中欧班列首次运输。7月20日16时50分,伴随着汽笛轰鸣,一列满载290台国产吉利汽车的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简称JSQ)中欧班列从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徐州铜山站货场)驶出,将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发往俄罗斯此次JSQ型中欧班列的首发,进一步扩大了徐州班列的服务范围,拓展了徐州及淮海经济区贸易商品车出口的新通道,为徐州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近年来,徐州班列充分发挥全省统筹、省市协调作用,积极推动创新发展,今年以来先后开行铝锭、铜锭、塑料颗粒等新货品回程班列,大力推动省内接续、冷链等特色班列。
发运前,在江苏省班列公司统筹协调下,徐州市班列公司、江苏班列供应链公司第一时间组建专业团队,在徐州海关、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徐州货运中心、中铁特货上海公司等单位支持帮助下,组织制定专项运输方案,从汽车入场、单证制作、通关放行、装车验收等环节全程跟踪,以高效优质为宗旨,充分满足贸易客户定制化服务需求,确保班列顺利开行。这是徐州班列首次开行JSQ型中欧班列,也是徐州班列拓展运输模式、开辟贸易商品车运输新赛道的全新探索。
相较于传统的集装箱运输,JSQ车厢简化了装载方案,提升了运输安全性与便利性,具有单批运量大、装卸效率高、运输成本低、运输稳定性和安全性强的特点。此趟JSQ型中欧班列满载国产吉利星越汽车,总货值4654.5万元人民币,是贸易商品车通过江苏省JSQ型中欧班列首次运输。
7月20日16时50分,伴随着汽笛轰鸣,一列满载290台国产吉利汽车的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简称JSQ)中欧班列从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徐州铜山站货场)驶出,将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发往俄罗斯随着国电电力印尼爪哇公司等电厂投产,电力供应已经比较充裕。2014年以来,天合光能、晶澳、越南光伏等12家企业先后在越南北江省投资近20亿美元的光伏产业,组件总产能超过30GW,电池产能超过25GW,集聚成越南最大的光伏产业群,也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光伏产品生产基地之一。风电、光伏消纳率分别达到96.9%、98.0%,海上风电大规模并网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抽水蓄能规划、建设、运维、商业运营日益成熟,新型储能已基本打造成国际先进的全产业链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多时间尺度电力市场体系。薛云南认为,新能源电力出海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技术难题、市场竞争和政策风险。记者在泰国、马来西亚采访时了解到,东南亚国家普遍拥有较好的光照条件,这为发展光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越南大力布局发展绿色能源。本次展会共有中核集团、中广核、东方电气、南方电网和浙江能源等300余家中资能源与电力企业参展。
这些都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风电正在助力泰国绿色转型。
中方参展人士对《越南新闻报》介绍称,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中国电气行业在越南参与的最大规模的集中展会。此外,海外市场对中国新能源电力的准入条件和政策支持不同,中国需要与各国建立更多的合作机制和协议,以获取更好的市场准入和政策支持。
海外市场需要进一步深耕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消纳、海上风电并网、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实践。中电联的信息显示,中国已分别与越南、缅甸和老挝等国实现跨国输电线路互联和电量交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5月,中企投资或承建的越南风电项目超70个。2020年12月,供应越南宁顺正胜5万千瓦风电项目的首台机组完成吊装,成为树立在越南的第一台中国风机,该项目也是中企在越南投资的首个风电项目。
中国电力对外合作越来越丰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的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已成为电力对外投资项目数量最多的领域,占比约58%。《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中资企业在越南电力建设和投资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两国能源合作近年来不断提档升级,尤其是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
此外,马来西亚政府长期为燃油和电力提供补贴,因此该国油价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和民众缺乏转向使用新能源的动力。其中太阳能发电8个项目,投资金额为13.31亿美元。
国内咨询机构Co-Found智库新能源行业研究负责人薛云南对记者分析称,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在发展自身能源供应的同时向周边国家输出电力,比如通过提高国内用能效率、扩大清洁能源规模、加强能源互联互通等方式,逐步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共享。政府还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通过共建能源基础设施等方式,实现能源供应的国际化和跨越式发展。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环球时报》记者近期前往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的神华国华(印尼)爪哇发电有限公司(国电电力印尼爪哇公司)采访,该项目是中企在海外投资建设的单机容量最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电机组,同时也是印尼目前单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技术最先进的高效环保型电站之一。在东南亚走访时,记者从一家在泰国建厂的中国光伏企业负责人那里了解到,中企在东南亚的生产主要还是供应欧美市场,当地的市场需求仍需培育。储能、氢能、综合能源、多能互补等方面的投资机会也在大幅增加。
《环球时报》记者近来实地走访东南亚多国,感受中国绿电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中国新能源电力出海目前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重阳告诉记者,海上风电等新能源技术相对较新,需要大规模投资和技术支持,中国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解决技术难题。中国光伏产业也在越南发展迅速。
东盟设定的区域目标是到2025年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3%。目前,一些国际市场对新能源电力的认可度不高,认为成本昂贵,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力。